很多朋友在早上的時候,都會煮個雞蛋當早飯,不過煮好的雞蛋特別難剝,蛋黃也因為煮過頭,已經變成黃綠色了。
今天就教妳正確的煮蛋方法,雞蛋軟嫩可口,而且雞蛋殼一碰就掉,根本不用費力剝!
直接放入冷水的缺點
很多朋友在煮完雞蛋之后,都會把雞蛋放在冷水里浸泡幾分鐘,認為通過熱脹冷縮之后,雞蛋殼就會變得非常好剝。
但實際上這個方法并不衛生,生雞蛋殼外有一層膠質性的蛋殼膜,可以防止細菌進入雞蛋內部,但高溫烹煮之后,這層膜就會失去活性,無法阻擋細菌。
這時如果再將雞蛋放在冷水里,水中的細菌就會通過蛋殼上的氣孔,進入雞蛋內部,食用之后,很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癥狀。
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處理雞蛋呢?來看看下面的步驟吧!
正確的煮蛋方法
首先往鍋中倒入適量清水,在里面撒入少量食鹽,將雞蛋放在里面,開大火,等到水開之后再轉中火,煮1分鐘左右,接著再倒入1小勺白醋,繼續煮4分鐘。
如果喜歡吃溏心蛋,這個時候就可以出鍋了,要是想要全熟的雞蛋,在放完白醋后,煮6分鐘就可以出鍋了。
雞蛋撈出后,放在涼白開里面,10秒后立刻撈出,這個時候再剝雞蛋,會發現只要輕輕一碰,蛋殼就能脫落。這是因為白醋可以讓蛋殼和蛋白自動分離,增加了空隙。
加入食鹽則是為了增加水的沸點,這樣就能快速煮好雞蛋,蛋黃還不會老。
趕快把這個好辦法教給身邊的廚房小白,讓大家都能吃上鮮嫩可口的雞蛋!